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
“你是问教育技术下一阶段哪些方面值得关注?”在得到记者的肯定答复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头扭向一侧,望着
远方,陷入了沉思。
李克东教授是来参加在桂林举行的2003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的。岁末的桂林,依然温暖如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从1998年大家统一认识,采用教育技术的提法,到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推广,再到网络教育的勃
兴,教育技术领域一直是在一片喧嚣中前进。但时至今日,一切好像进入一个平台期。教育技术发展新的兴奋点在哪里?这些
问题困扰着教育技术领域的每一个人。或许是一直以来在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李克东教授思考片刻后,回头对记者说——教
学设计理论: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我们原来的教学设计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是一个值
得研究的问题。”李克东说。李克东认为,现在的一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理论只是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一般来讲都
偏于空泛。他说:“最关键的是要有可操作性。以前我们做的多媒体教学组合设计比较受欢迎。为什么?是因为它有操作性。
”在李克东教授的心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理论,要抓住师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活动及其角色定位。教师的角色是什么?有
时是组织者,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观察者和活动的参与者。
由此而生的学习模式的研究,李克东教授认为,现在我们有了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但由于现在学生协作精神和协作
技能不够,所以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学习,是下一步研究可关注的问题。据他介绍,当前他们正在从事计算机支持下的
协同学习以及网格在协同学习中的作用的研究。
李克东教授是从纵向的角度——“条”来谈这一问题的。从“块”的方面而言,哪些部门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有新的
进展?中央电大校长助理李林曙教授说——中小学教改:教育技术大有可为
李林曙认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力度非常大,教育技术如何为这一课程改革服务,将会是教育技术发展有可能取得突破
的关键所在。
与他的判断相符的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教授在进行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中期评估的报告时,对子课题研究作了一个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中小学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新型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
构建与创新,信息技术环境与教学设计创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而且中小学的课题数也远远高于其他
层次教育的课题数。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占了子课题总数的45.71%。
教育技术研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目前有大量的课题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一些成果也开始出现。李
龙教授说,在这些研究中,由北大附中承担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中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天、地
、人”三网合一的方式,使全国各地中学资源共享、人机互动。
在适应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方面,北京电教馆潘克明也指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那就是中小学主题学科网站的建设。
“不同的学科教师,建设自己的学科主题教学网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是中小学资源建设的一个有特色的
趋势。”(本报记者 余冠仕)
《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12日第5版